4月9日上午,在我院静脉治疗小组薛春妮护士长及儿科护理团队的共同协作下,成功 为一名11岁体重仅有9kg的患儿实施了右侧上肢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 。
患儿小都(化名),住院诊断:重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21-三体综合征、支气管肺炎。由于小都营养状况差、血管条件欠佳,急需药物治疗及营养支持。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一些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治疗过程顺利进行,帮助小都早日战胜病魔。经儿科赵谷娜护士长与我院静疗小组老师对小都自身条件及PICC的优缺点、置管难易度、护理管理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估,决定邀请具有置管资质的薛春妮护士长为小都实施静脉置管术(PICC)。
4月9日上午,薛春妮护士长和田咪咪护师娴熟的完成了评估、铺巾、测量、消毒、定位、置管,每一环节精准衔接,在小都的右侧上臂成功穿刺,术程顺利。我科高年资、经验丰富的静疗小组成员陈婷主管护师和孙亚辉主管护师全程协助,安抚和消除小都不安心理,置管后小都无特殊不适,适应良好。穿刺结束后由影像科老师立即行床旁 X 线拍片定位,拍片示位置良好,确认置管成功。
“PICC”技术是我院静疗护理团队一项非常成熟的操作技术,它具有留置时间长、创伤 小的优点,适用于长期营养不良、需静脉输液、输注刺激性、腐蚀性药物、高渗性或黏稠性 液体、反复输血的患儿,可以极大的减轻患儿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的痛苦及对皮肤、血管造成的损伤。“PICC”置管在我科的顺利开展不仅填补了我科儿童PICC 置管技术的空白,而且为开展下一步静脉治疗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践行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效提升患者治疗舒适感。
疾病无情,人间有爱。我院儿科护理团队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护理技术,用爱呵护每一位患儿。
献血传递希望,携手挽救生命 — 西北大学第一医院开展2025年无偿 献血活动
2025-07-28学习教育见行见效--西北大学第一医院增派驻村第一书记到岗,续写乡村振兴帮扶新篇章
2025-07-14西北大学第一医院正式签约成为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
2025-07-11颂七一 铸党魂 践初心 | 西北大学第一医院赴渭南市渭华起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2025-07-02医联体建设|西北大学第一医院与渭南市华州区妇幼保健院医联体签约仪式成功举办
2025-07-02